全屏 界首市街道地图 界首市乡镇地图 试试看!
456地图安徽省地图阜阳市地图阜阳界首市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阜阳地图 辖区: 【颍州地图 | 颍东地图 | 颍泉地图 | 界首地图 | 临泉地图 | 太和地图 | 阜南地图 | 颍上地图】 其他: 【查车架号】 【二手车查询】 【出险记录查询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阜阳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13个街道、121个镇、3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颍州区
(辖5个街道、7个镇、1个乡)
鼓楼街道  文峰街道  清河街道  颍西街道  西湖景区办事处  王店镇  程集镇  三合镇  西湖镇  九龙镇  三十里铺  袁集镇  马寨乡 
颍东区(辖3个街道、8个镇、1个乡)
河东街道  新华街道  向阳街道  口孜镇  插花镇  袁寨镇  新乌江镇  枣庄镇  老庙镇  正午镇  杨楼孜镇  冉庙乡 
颍泉区(辖2个街道、4个镇)
中市街道  周棚街道  伍明镇  宁老庄镇  闻集镇  行流镇 
界首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
东城街道 颍南街道 西城街道 新马集镇 任寨乡 靳寨乡 邴集乡 代桥镇 舒庄镇 陶庙镇 大黄镇 顾集镇 泉阳镇 光武镇 田营镇 砖集镇 王集镇 芦村镇
临泉县(辖23个镇、10个乡)
于寨镇  邢塘镇  迎仙镇  城关镇  庙岔镇  艾亭镇  白庙镇  单桥镇  张新镇  陈集镇  宋集镇  长官镇  谭棚镇  吕寨镇  杨桥镇  关庙镇  滑集镇  鲖城镇  黄岭镇  姜寨镇  瓦店镇  老集镇  韦寨镇  谢集乡  牛庄乡  张营乡  范兴集乡  高塘乡  陶老乡  田桥乡  杨小街乡  土坡乡  庞营乡 
太和县(辖26个镇、5个乡)
城关镇 旧县镇 税镇镇 皮条孙镇 原墙镇 倪邱镇 李兴镇 大新镇 肖口镇 关集镇 三塔镇 双浮镇 蔡庙镇 三堂镇 苗老集镇
赵庙镇 官集镇 坟台镇 洪山镇 清浅镇 五星镇 高庙镇 桑营镇 大庙集镇 阮桥镇 双庙镇 胡总乡 赵集乡 郭庙乡 马集乡 二郎乡
阜南县(辖20个镇、9个乡)
鹿城镇方集镇中岗镇柴集镇新村镇三塔集镇朱寨镇赵集镇田集镇苗集镇黄岗镇焦陂镇张寨镇王堰镇地城镇洪河桥镇王家坝镇王化镇曹集镇柳沟镇王店孜乡许堂乡会龙乡段郢乡公桥乡龙王乡于集乡老观乡郜台乡
颖上县(辖21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
慎城镇  谢桥镇  南照镇  杨湖镇  江口镇  润河镇  新集镇  六十铺镇  耿棚镇  半岗镇  王岗镇  夏桥镇  江店孜镇  陈桥镇  黄桥镇  迪沟镇  八里河镇  西三十铺镇  红星镇  十八里铺镇  鲁口镇  建颍乡  五十铺乡  盛堂乡  垂岗乡  关屯乡  赛涧回族乡  刘集乡  黄坝乡  古城乡 

界首市乡镇列表


东城街道 颍南街道 西城街道 新马集镇 任寨乡 靳寨乡 邴集乡 代桥镇 舒庄镇 陶庙镇 大黄镇 顾集镇 泉阳镇 光武镇 田营镇 砖集镇 王集镇 芦村镇

界首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界首

界首市是安徽西北大门,位于京九经济带和欧亚大陆桥经济带交汇处,面向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经济圈,背靠中原腹地,是东西进出的重要门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东汉时王莽、刘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千古史话,光武镇成为全国唯一以皇帝谥号命名的城镇。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划此沟为界。元末红巾军领袖界首人刘福通,在家乡首举反元义旗,为建立明朝奠定了基础。抗战时期,界首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未受日军侵犯,上海、南京等城市商人纷纷迁往界首,一度人口剧增,商贾云集,贸易兴旺,有“小上海”之美誉。

中文名称: 界首市
外文名称: Jieshou county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所属地区: 安徽省直辖,阜阳市代管
下辖地区: 东城办事处 新马集镇 顾集镇等。
政府驻地: 东城办事处
电话区号: 0558
邮政区码: 236500
地理位置: 安徽西北隅
面积: 667平方公里
车牌代码: 皖K

界首市乡镇列表


东城街道 颍南街道 西城街道 新马集镇 任寨乡 靳寨乡 邴集乡 代桥镇 舒庄镇 陶庙镇 大黄镇 顾集镇 泉阳镇 光武镇 田营镇 砖集镇 王集镇 芦村镇

基本介绍

  
界首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拼音:Jiè Shǒu Shì 英译:Jieshao City
  界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南与临泉县和颍泉区接壤,东与太和县为邻,西北与河南省的沈丘、郸城两县交界。总面积667平方千米,总人口76万人(2007年末)。
  全市辖3个街道、12个镇、3个乡:东城街道、西城街道、颍南街道、光武镇、泉阳镇、芦村镇、新马集镇、大黄镇、田营镇、陶庙镇、王集镇、砖集镇、顾集镇、戴桥镇、舒庄镇、邴集乡、靳寨乡、任寨乡。市政府驻东城街道。
  地处淮北平原西北部。颍河横贯中部,泉河流经界首市与临泉之县间。年降水量817毫米,年均气温14.7℃。地下蕴藏有含碘矿泉水。国家优质棉基地,安徽省山羊板皮生产基地。漯阜铁路、宁洛高速公路横穿市境中部,204、308、102省道穿境而过,颍河可常年通航。梆剧为地方戏曲。

界首概况

  界首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全国优质小麦、优质棉花、优质山羊、优质黄牛生产基地,是安徽省粮、棉、油、肉主产区。小麦平均单产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牛行街牲畜交易市场日交易牲畜1000多头,陶庙山羊市场日交易、屠宰山羊1万只。黄牛、山羊具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皮质细腻弹性好等特点,为国内外市场紧俏的畜产品之一。颍南马铃薯基地种植面积10万亩,城郊双孢菇种植面积5000亩。红薯、大豆、蔬菜、双孢菇四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吕长明”牛肉、“宏亮”熏鸡、清真牛肉干等地方特产享誉省内外。农副产品深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前景广阔。
  界首工业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全市已形成20多个行业、2000多个品种的生产体系,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32个。以华信药业、华源广生药业为主的医药,以天安集团为龙头的塑料化工,以三宝线业、友源鞋业为主的纺织制鞋,以沙河王为龙头的食品酿造,以云龙机械、东亚照明为主的机械制造,以田营铅冶炼为主的金属冶炼六大支柱产业优势明显。“沙河王”系列白酒、“富硒康”口服液、“芬格欣”口服液、“奇安特”运动鞋、“云龙”粮食机械、“锦泉”渔具等知名产品享誉全国。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0%以上,对财政经济的贡献率达70%左右。
  界首园区经济发展迅速,潜力巨大。市工业园位于该市城区东部,面积8平方公里,北邻漯阜铁路和宁洛高速,省道308线横穿其间,园区“四横”、“四纵”网状道路格局基本形成,对外交通十分便捷。园区毗邻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第二水厂、市污水处理厂、市邮政大楼、广电中心等重点单位,距商业中心2公里,东城35KV变电所坐落在园内,医院、学校、通讯、商贸、邮政、金融、停车场、加油站、储配站、消防站等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园区总体布局分农副产品加工区、机械配件加工区、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区、环保产品加工区、食品工业区、医药产品加工区。《界首市工业园区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界首市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等优惠政策和“一站式”、“一条龙”、“保姆式”服务模式,为外来投资提供了极大便利。入园企业需办理的相关手续,均由园区办公室牵头,市行政服务中心承办,一次性办结。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园区以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将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升级的基地。
  田营铅冶炼加工区位于城区东南8公里陶庄湖,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00公顷。园区顺应国际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趋势,遵循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通过了省环保局环保检查验收,成为国内再生铅最大生产在地,并被授权制定国家再生铅行业标准。2004年,园区企业年产再生铅15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我们精心制定了园区发展规划,聘请有关专家编制了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组建了紧密型的华鑫铅业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下辖11个子公司,采取股份制的形式,使公司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集约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力争做成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产品最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好的再生铅生产基地。
  光武塑料加工区位于城区西北15公里处,紧靠界临郸公路,地理位置优越,面积约100公顷。光武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市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兴盛于2002年以后,辐射西城、靳寨、新马集等乡镇,纵深10多公里,现有初级加工企业90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主要生产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对苯颗粒等,年产量30万吨,已有台湾捷远塑化公司等6家深加工企业入户园区。
  鸭王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区东北5公里处,1996年建成,占地面积500亩。园区集科、工、贸一体化,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区内现有韩国、天津、江苏、福建和本地企业22家,主要生产、经销尼龙绳、尼龙网、塑料彩条布等,产品畅销国内外,是全国最大的绳网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界首市场活跃,商业繁荣。光武小百货市场、陶庙山羊市场、颍南马铃薯市场、鸭王绳网市场、东城塑料制品市场、泉阳三粉市场等专业市场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的辐射力。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加强这些专业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吸引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大户进市场经营,发挥能人效应建市场,形成“一个能人带一串,一个专业兴一片”的市场发展格局,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吸引力。
  界首社会和谐,文明进步,是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兴市百强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服务先进县市、全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安徽省卫生城市,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为外商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界首交通便利,设施完善。颍河横贯城市,可常年通航1500吨级拖船。漯阜铁路穿境而过,与京广、京九线相连。界阜蚌高速公路、临界郸一级公路、省道204线和308线经过界首,通向全国。市区距阜阳机场60公里。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万吨,电力、通讯事业发达,水资源供给充足。
  界首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综合素质较高,用工成本约为发达地区的一半,水、电、土地、房产、消费等要素价格较低,综合成本很有竞争优势,是有远见的企业家理想的投资宝地。可以说,只要到界首,商机处处有。
  界首人民勤劳朴实,重情重义;界首蓄势待发,充满商机,充满希望,有很多资源正待开发。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和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努力使所有来界首投资兴业的客商宾至如归,尽情施展才华和抱负。

行政区划

  界首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3个乡:东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颍南街道办事处
  位于三个办事处以北的乡镇:光武镇、新马集镇、邴集乡、靳寨乡、芦村镇、大黄镇、。
  位于三个办事处以南的乡镇:泉阳镇、田营镇、陶庙镇、王集镇、砖集镇、顾集镇、戴桥镇、舒庄镇、任寨乡。
  市政府驻东城办事处。
  

界首市市花

  界首市市花为菊花。
  菊花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身为界首市城市形象大使的市花——菊花久负盛名,界首人种植培育的造型菊花近年来更是誉满华夏,殊荣满身,在2000年上海园艺博览会上,界首选送的一株长达30米的龙菊破天荒地卖出了1万元的天价,在2001年的第七届中国菊花品种展览会上,界首市获得多项大奖。界首远赴津门展出的5株塔菊平均高度都在4.5米以上,其中最高的一株达5米多,这些堪称为园艺一绝的塔菊成为津门国庆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界首市的诞生

  界首城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北宋初年,境内有一沟(现已不存),为颍州与陈州的分界沟,遂置界沟镇,设界沟驿。元代改设界沟站。明洪武年间,于此设界沟关。明末,因界沟为颍州府边缘首集,始名为界首集。这个过路店形式的小集镇,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州、蚌埠、开封、商丘等商埠为日军占领。国民党御敌无策,为阻止日军前进,扒开花园口,造成黄水泛滥,形成大片黄泛区,交通受阻,人民涂炭。而界首因水陆交通便利,成为从前方到后方,从敌占区通往陕、甘、川、黔、滇等省区的要道,因而迅速发展起来。几年间,界首万商云集,货积如山,贸事繁杂,街道纵横;集西的皂庙原本旷野荒冢,也猛增许多街道,交易蜂起;隔河相望的刘兴集,盐粮业发达,运输便利,热闹非凡。这就是初步形成的界首三镇。同时国民党也看好了这个地方,在界首派驻许多部队,设置党、政、警、特等重要机关,企图把界首建成一个苏鲁豫皖地区的稳固的统治中心。界首遂成为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商贸人士的发财场所,贫甘难民的谋生地方。这时的界首人口达20多万 ,被誉为“小上海”。时隔不久,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的党政军机关忙着去沦陷区大中城市接管“胜利果实”,富商大贾及流离难民都纷纷返回故里,界首一度萧条下来,城市人口下降到7万 余人。 1946年11月,中共中央派吴芝圃、张国华来到睢(县)杞(县)太(康)地区,组建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和豫皖苏军区。12月12日,在睢县平岗召开誓师大会,宣布豫皖苏边区的成立,边区辖三个分区,一个独立旅,一个特务团,并提出“坚持豫皖苏,保卫豫皖苏,扩大豫皖苏,巩固豫皖苏,为解放全中国做出贡献”的口号。会后,豫皖苏军区部队远程奔袭,纵横驰骋,很快打开了局面。1947年初,豫皖苏二分区在郸城集宣告成立,决定在新开辟的淮阳县、鹿邑县和淮太西县的基础上,再开辟沈(邱)鹿(邑)淮(阳)县,并配备干部,组织县区武装,以郸城区为依托,向沙河沿岸出击,打击和消灭国民党反动地方武装和土顽的有生力量,以巩固和扩大沈鹿淮县。
  鉴于界首是沈鹿淮县境的较大城镇,人口集中,商贸繁杂,水陆交通均甚便利,能为财政提供较好收入,为此,解放界首,建立界首市民主政府是豫皖苏部队的重要任务之一。1947年4月14日,军区副司令员兼二分区司令员魏凤楼率部出击到沙河沿岸,一举打跑了国民党的联防区武装,第一次解放界首城。为了追击并消灭敌之有生力量,经安抚群众,稳定民心和询查匪踪之后,魏凤楼部即撤离界首,西进剿匪。5月18日,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在二分区部队的配合下,从秋渠出发,于当夜由新安集偷渡沙河,进抵界首以南,经过夜间的激烈战斗,消灭国民党潢川保安团2个中队,沈邱保安团3个中队,击毙国民党临泉县保安大队长李澄波,活捉国民党界首镇商会会长饶绍周。时在界首的国民党临泉县长裴代志和刘举镇商会会长戴偕五闻风丧胆,连夜潜渡沙河向东逃窜。19日晨第二次解放界首城,遂即成立以副专员董敬斋为首的市政府,上街宣传党的政策,没收土豪劣绅恶霸地主财产,发放救济物资,边抚群众,稳定社会秩序。数日后又撤离界首,在广大区域内寻歼国民党的武装力量。界首又处于国民党联防区和土顽的控制之下。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大堑,揭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围剿”豫皖苏边区的国民党正规军,大部怆惶北调,留下的只是各县保安团和土顽武装,沙河流域形势随即好转。豫皖苏二分区武装和沈鹿淮县大队越过黄泛区,出击沙河两岸,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政权。8月中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经沈鹿淮县顺利通过沙河,更增长了解放军的神威,国民党地方武装望风披靡,四处逃窜。二分区部队主动袭击保安团和土顽,打了许多小胜仗,解放了广大乡村。鉴于光武、黄桥、界首等地区原属太和县境,二分区决定将沈鹿淮县改名为沈(丘)太(和)鹿(邑)县。并于9月18日,任命乔道三为界首市长,待机进军界首城。9月下旬,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开展扫荡战,不仅牵制了大批敌正规部队,而且大量地消灭了敌地方武装和土顽势力,为黄淮平原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0月1日,华野六纵十六师击溃了以郭松涛(国民党沙北指挥部主任)为头子的联防区土顽,第三次解放界首城。二分区根据豫皖苏区党委的指示,在华野的支持帮助下,成立了界首市民主市政府,市长乔道三于当日随军进入界首城,积极开展市政府工作。
  乔道三到界首后,在短期内着重做了三件大事。第一是会同各路来的干部,组成市政府机构。由沈太鹿县大队副政委齐士钦任政府秘书,巴集区委书记罗克任市财粮科长,二分区干部戴鸿烈任市工商税务局局长,华野干部潘晓光任市公安局局长,为保卫新生政权,组建市大队,由二分区干部李遂成任队长,同时华野还派一些骨干加强市属刘兴区和黄桥区的武装力量和政权机构。在界首作短暂逗留的陈毅司令员,派人送来一批武器弹药,表示对市政府和市大队的支持和厚望。当时市政府设在民主街北首街西一幢房子里,门前挂着“豫皖苏边区界首市民主市政府”的木制牌子。
  第二是张贴进城布告,宣传党的政策。布告的主要内容是:(1)对广大人民群众,政府予以保护;对汉奸伪军,在自首登记,交出武器后,政府给以宽大待遇;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民主革命秩序,不得隐藏汉奸伪军,不得转让武器,不得破坏捣乱。否则以破坏秩序论罪。(2)取消苛捐杂税,救济难民,减轻人民负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3)鼓励工商业开工营业,平稳物价,公买公卖;以冀钞为本位,法币暂时流通,限期使用。(4)政府保护公共建筑,包括房屋、营监、公所、医院、学校、民教馆等,还保护古墓、文库、标本、仪器等文化资料。
  第三是发放救济物资,稳定社会秩序。界首一带难民很多,市政府为解救人民疾苦,在华野六纵的支持下,实行“开仓济贫”,即把一部分生活日用品,如米面、煤油、衣服、家俱等,有组织有秩序地分发给贫苦居民,这一举措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几十里以外的人都来领取,界首渡口拥护异常。受益群众感谢共产党和解放军,决心以实际行动支援解放战争,对稳定社会秩序,争取人民群众,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就这样,界首市在当时的急风暴雨的革命斗争中,胜利诞生了。此后,市政府址几经迁徙:先迁至玉平街,再迁至生产街南口,最后迁至新华街臧公馆。 建国前后界首市行政区域沿革
  一、1947年5月19日始置界首市,市长由豫皖苏二分区副专员董敬斋兼任,旋废弃;10月1日正式设立界首市,设民主政府统辖全市城区,市长乔道三。
  二、1948年1月以市区颍水南岸原刘兴镇置刘兴区;同年7月改为第一区,另以市区颍水北岸原皂庙镇置第二区,原界首镇置第三区,各设民主政府分别驻卫民街、光明路与太平街,直属于市,1949年撤销。
  三、1950年界首城区分为西平、裕民(或称太和)、民主、力行、光明、新华、迎祥、太平8镇,后改裕民镇为卫民镇。其8镇镇长分别是:裕民镇长:刘华祥,西平镇长:戴明恩,民主镇长:丁显民,力行镇长:苟凤英,光明镇长:张云会,新华镇长:程桂英,太平镇长:李绍曾,迎祥镇长:肖西斌。
  四、市郊区(1950年7月—1951年7月)
  1950年7月由太和县划来尚寨、桑树行、汪庄、徐寨、段寨5乡,由临泉县划来荣老家、田营、曹寺3乡,建立市郊区,政府驻饶楼村,直属于市。
  书记:赵 超(兼,50.7—51.2)郭靖堂(51.2—7)
  区长:郭靖堂
  田营乡长:刘福旺 桑树乡长:黄金玉
  荣老家乡长:吕圣贤 汪庄乡长:张治平
  曹寺乡长:彭树卿 段寨乡长:刘廷奎
  徐寨乡长:王金广 尚寨乡长:于思勤
  1951年7月撤销市郊区建制,所辖8乡复划太和县、临泉县。
  五、1953年9月撤市建界首县,城区改建为城关区,政府驻北向义街,区长魏鹤山;并城区8镇为卫民、民主、新华、光明、迎5镇,又新设界首港,直属于城关区;县境包括从太和县划来之大黄、光武2区,从临泉县划来之陶庙、砖集、洪庄3区。
  界首市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城区的变迁
  界首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乡①。陈胜起义失败,被叛徒杀害,其将吕臣再次起拴新阳(今界首市北境尹城子),恢复了起义政权。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与韩林儿、杜遵道等起义于此②。
  界首城的兴起可以追逆到春秋时期,名为养城,后讹为阳城,但只是作为居邑。由于其城频临颍水,地处中原通往江南的水上交通要道,至北宋时期日渐兴盛,形成了界沟镇,为颍州境内县以下十一大商业城镇之一③。宋代凡“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镇,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④。”界沟镇当时政府设在监镇官,负责征收商税,熙宁间界沟镇商税收入一度达836贯⑤。不过就当时整个颍州范围而言,界沟镇贸易并不发达,不仅落后于颍州所领汝阴、万 寿、沈丘、颍上4县县城,而且在万寿县所属斤沟、颍上县所属正阳、沈丘县所属永安诸镇之下;城区范围亦十分狭小,方圆不到一里,东依连家寨,至原市政府所在旧臧公馆(今市供销社家属院);东至今新华街、信义街口;南至今大义街中段,逼近颍水;北至至公街、吉甫街南侧。城内纵横街道共有4条:大义街、花布街、笆子街和大关帝庙巷。
  为了方便交通,元代设界沟站。明初随着山西、山东移民大量迁入,界沟镇商业日趋活跃。至明代中叶,城区向东沿今迎祥街扩展至今文昌巷一线,原来的连家寨被圈入城内。明末始又称界首集。清代继续发展,咸丰五年(1855年)重筑寨墙,西寨墙扩展至今解放一、二、三大街东侧,北寨墙扩展至原玉皇街北首今新开路和前进巷一线,东寨墙大体沿今前进巷向南止于今迎祥街中段而与文昌巷原东寨墙相接;与此同时颍水南岸的刘兴镇亦修筑了寨墙,范围仅相当界首集的三分之一。
  进入近代以后,日寇入侵,国土沦丧。1938年,徐州、蚌埠、商丘、开封等城市相继为敌侵占,津浦、淮海两铁路交通断绝,蒋介石为阻敌西进,悍然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一时黄水泛滥,豫东与皖北文大平原俱成泽国,界首成了敌占区进入内地的唯一孔道和重要门户。于是界首畸形发展,人口骤增,商贾云集,大批难民避居其间,城区随之扩大。1943年全城有界首、皂庙、刘兴3镇,有大小街道70余条。当时新修寨墙,颍河北岸自张庄西首东北行,经今市第一中学、在原宾馆之南,迤东南行经张楼巷东北,复东南行止于夏庄东南;颍河南岸。沿今卫东路以西,东南行至福利院西南折而东行,沿福通路至卫民路口折北于沙河大桥西南。1945年抗战胜利,外商相继携资返里,难民亦陆续回乡务农,界首城市遂渐渐走向萧条。
  1947年界首解放,正式建立了界首市民主政府,使其城获得了新生。抗日战争时间界首三镇虽兴盛一时,并非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国难当头,灾民遍野的情况下由于它所处的特殊交通地位决定的。因此它完全是一个消费性的城市,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市场毒品充斥、走私诈骗盛行、城内妓院、书寓林立,地痞流氓逍遥其间,一般市民却衣履褴褛,食难饱腹。市民主政府建立以后,面对反动势力的猖狂反扑,在坚决开展对敌斗争的同时,及时提出保护发展民族工商业,组织城市贫民开展生产自救,进行民主改革,严厉打击贩毒、吸毒和走私诈骗,恢复创办学校,发展教育,开展正当文化活动,取缔书寓、妓院,城市面貌因而焕然一新,界首市成了豫皖苏边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淮海战役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而且为新解放的城市建设提供了经验。当时新建的工厂有界首发电厂、铁工厂、造船厂、被服厂、酿酒厂、裕丰面粉厂和大众烟厂等。由界首铁工厂与造船厂联合制造的小轮船为当时皖北地区工业界首家,曾在合肥逍遥津公展。1951年大水,界首市重修寨墙,市东夏庄被圈于城外,其余皆仍因其旧。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发展,界首市经济、文体建设更是突飞猛进,特别是漯阜铁路的建成和通车,大大便利了界首城市对外的联系,界首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轻工业城市,拥有食品、酿造、塑料、鞋业、药业、化工、机械、造纸、纺织、制革十大骨干支柱产业,其中大中型企业13家,集团公司6家。随着工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界首城区因而突破了原来的范围耐 是一步扩大;城南陆续开辟了福通路和大桥南路,城北先后开辟了中原路、新阳路,城东增辟了大桥北踽 、昌盛路、东升路、人民东路及东顺河街等。这样,原处城郊的大郭寨、贾庄、尚庄、程庄等全部划入市区。旧城区街道亦不断得到改造,原来的寨墙早已拆除。现在,界首市正以一个崭新的城市不断发展壮大,进入21世纪。
  附:解放前的界首三镇
  界首地处颍河中游,抗日战争以前,是隶属安徽太和县名不见经传的农村集市,经济、文化落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御敌无策,悍然炸开黄河花园口,一时黄水肆虐。界首因其便利水运成为沦陷区进入内地的第一门户,平、津、宁、沪的货运亦赖由此输入内地,商旅麋集,灾民大量拥入,畸形发展,遂与其毗邻的临泉县所属刘兴,河南沈丘县所属皂庙形成鼎足而立的界首三镇。
  1943年,界首全城分布大小街道70余条,并辟有商场2处,货物齐全,生意兴隆,全年贸易额接当时伪币计算达8.8亿元,商税改入达1亿元常住与流动人口不下10万人,其中商人占40%以上。设有各类工厂和手工业工厂78家,造船厂14家,商行667家,银行2家,电话电报和邮局各1所,中学3所,小学4所,儿童教养院1所,医院和诊所21家,戏楼10座,游艺场1处;城内颍水之上商船密聚,桅杆如林,城区西自刘湾,东至夏庄,绵延10余里。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又有新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一度超过25万人以上。其繁华程度可与上海的公共租界媲美,被誉为“小上海”。
  界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他们以界首为其政治基地,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在界首设立了许多军政行务机关。界首先后驻集了国民党第三十一访集团军、第九十二军、暂编第九军,霍守义的第十二军、何柱国的骑二军也以驻军名义盘踞界首。1941年春,汤恩伯任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兼党政分会主任,他们以界首为“重建区”为名,要控制界首。桂系李品仙以界首属于安徽要抢占界首,除此,还有山东、江苏的军政机关以及形形色色的挺进纵队、训练班和戴笠的军统、陈立夫的中统特务机关混扰其间。当时界首三镇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太和县界首镇所辖15保,150甲,镇长哈秀峰(回民);沈丘县皂庙镇所辖8保,80甲,镇长李成治;临泉县刘兴镇所大包军麦等。在界首设立的军政机构有沙河警备司令部,警备司令先后由徐长熙、安俊才、唐兴、李铣、王君培、刘国宪担任,下设参谋处、副官处、军法处、军需处、军警督查处、船舶管理处、秘书处(机要室)、财务整理委员会等。
  鉴于界首北面属我豫皖苏解放区,是与河南省委联系的必经之地,也是新四军四师与五师联系的重要通道,我党于1940年建立中共界首特支,特支书记由豫东沈丘县委书记丁兆一兼任,同时开办了“益友花布行”、“文化村”、“渡口”等秘密办公点和联系点来搜集报,散发传单,宣传抗日,团结进步人士,掩护来往同志,开展党的地下斗争工作。
  当时虽处在国共两党合作期间,而实际上彼此间的斗争在这里表现的异常激烈复杂。国民党大力制造白色恐怖,自封“中原王”的汤恩伯向4省边区人民抓兵、征粮、要饷、囤集实力,阴谋进犯苏北解放区,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军统头子戴笠与汤色结,盘桓界首,大干其不可造人的勾当。他们通过控制反共工具,扩大特务反共组织等活动,寻查共产党人行踪,发现线索立即逮捕,严刑拷打,逮捕了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达80多人。
  国民党民政人士在制造白色恐怖之余,为加强对周边各地的控制和所在驻军的联络修筑了众多公路,并设置驿运,形成了以界首为中心通往各地的陆路交通网,沪、宁、京、津货运得以以徐州、蚌埠逆淮颍而上,至此由水陆转运内地洛阳、西安、南阳、襄樊。他们也以此便利,大肆经商。在界首经商者,有国民党军政要员,也在地方富商财主;既有外地大商巨贾,也有本地历代商人和乡间农民进城经商,使界首三镇成为消费城市,其中官商以汤恩伯、何柱国、饶绍周、戴偕五为代表,他们分别开设商行、烟厂、盐粮行,并建立经济大队,以物资交换为名,贩运桐油、鸦片、海洛因等物资,送往敌区,以物资敌,中饱私囊。商行、商贩因惧官兵盘查,多请他们参加“股东”,坐分干股,唯图庇护。外地商多为行商,他们以雄厚的资金从外地运来大宗商品,进行批发,其中数四川、湖北人经营京广杂货的“川汉商行”最大。中层商户拥有资金、房屋、人力,以前店后坊的形式做此手工业生产,自产自销。
  畸形发展的界首,成了货物散地,商业形成了独有的特点。一是行栈多。行栈代客买卖,中间纪纪,按3—5%改取卖方佣金。
  二是消费商品多。当时的界首是消费城市,既不生产也很少经营生产资料,市场充斥消费品、奢侈品、化妆品、毒品,供作吃喝、嫖赌、抽大烟之用。
  三是小摊贩多。黄泛区灾民以摆摊、挑担、拉车等形式经营小本生意,主要有油炸类、干果类、面食类等。
  四是服务行业多。界首万商云集,客旅所游,服务业非常兴旺。1944年统计,大旅馆24家,茶园10余处,大饭馆55家,澡堂7家,剧院13所,游戏场2处,书寓24家。
  五是交通运输业繁忙。主要分水运和陆运:水运主要以沙河为主干道,东至正阳关,西至漯河,运输工具为轮船、帆船;陆路东有界首、河溜线,北有界首,亳州线,西有界首、南阳、漯河线,运输工具有架子车、自行车、土车、马车。
  六是金融通信业庞大。行商携巨款来往做生意,银行的设立是其安全保证。界首先后设立了安徽省地方银行、河南农工银行、华侨银行、中国银行、通商银行、交通银行,大批款项通过银行汇兑,对经济调剂,商业贸易提供了极大方便。
  为适应军政消息的传布,市况商情的沟通,游子家书之类投递的大环境,设立有河南省电话局界首支局、交通部电报局界首邮局等。营业范围有普通电话、加急电信、普通通话、加急通话、预约定期通话、电报、邮汇等。
  解放前的界首三镇,黑幕重重,寄生在腐朽病体上的毒瘤——烟、赌、娼十分猖獗。吸鸦片的人相当普遍,小街僻巷,烟馆遍布,使许多青壮年成为骨瘦如柴的废人。赌风盛行,种类繁多,公共赌场100多处,赌场的泛滥造成了许多人家破人亡。书寓在界首兴盛一时,明暗娼妓约有3000多人,以技艺、姿色分甲乙丙等。甲、乙等多集中在花园书寓、济生里、平康里等,丙等多住在抗战路,仅界首镇的暗娼就有100余家,为官僚、兵痞、流氓等纸醉金迷的生活提供了场所,以致性病流行,危害人民健康。
  1945年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富商大贾纷纷抛售货物,准备返回顾里,以至物价暴跌,商业调零。驻在界首的国民党军政机关撤离。形势的变化,使借战时之利发展成的“小上海”陡然败落。1946年秋,界首商业区失火,伪警察局和消防社四面站岗,不准救火,乘机将主要商业商行财物抢掠一空,致使房屋1000多间被烧毁,许多商户破产倒闭。至解放前夕,土匪横行,到处抢劫;工人失业,生活无着,百业萧条。

自然地理

  界首位于皖西北边陲。地处东径115。15\'—115。32\',北纬30。0\'—33。0\'。东与太和相邻,东南与阜阳市颍泉区接壤,南与临泉隔泉河相望,西连豫沈丘县,北依豫郸城县。
  面积:南北长48至58公里,东西宽10至25公里,土地总面积:约占安徽省面积的0.49%。
  人口:界首市人口数量,清以前无可考。椐《界首县志》,民国26年(1937)界首集人口5000余人。民国33年界首三镇(界首镇、皂庙镇、刘兴镇)常住人口37989人,流动人口达20万人。民国36年10月,界首市人口74283人。1949年界首市人口50536人。1953年9月,界首市县人口331207人。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计有117330户,514622人。截止现在人口总数已达75.6万人,约21万户。
  地形:市境属沉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高32.5米到38.5米之间,相对高度5.7米,西北稍高于东南,自然坡降为七千分之一至一万分之一。颍河横贯中部,泉河流径南部边缘。
  水系:境内主要有颍河,泉河两大水系。颍河水系控制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7%;泉河水系面积控制约占全市面积的52%。
  颍河:本地习称沙河。源出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麓,自西北而东南,由沈丘刘湾村入境,流经市境中部,东至张庄出境入太和县,东南以阜阳,颍上,至沫河口与淮河成“T”字形相汇,境内河床宽170米至200米,约深13米,长14.6公里,流域面积206.4平方公里。
  泉河:古称“小汝水”,又名泉河,源出郾城县柳庄西陵冈下,名曰:“汾河”,东流经商水、项城,四路以下称泉河。市境内河床宽约100米,深8米,长25.6公里,流域面积349平方公里。
  气候:界首市处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区,属于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征:四季明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等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4.7℃。
  界首地处华北地区黄淮平原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安徽省粮、棉、油的主要产区。小麦、玉米、棉花单产连年居安徽省第一位,从1996年起,跨起了全国小麦高产县市行列。界首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是全国重要的南阳牛交易集散地。界首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泉水等地下矿产资源,并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条件。

交通区位

  界首市水、陆交通便利。该市距大京九铁路枢纽之一的阜阳站仅60公里。境内公路宽阔平直,与104、105、106国道、省道308线、204线、临界郸公路相连,南洛高速公路、漯阜铁路穿境而过,连接京九、淮阜、商阜、徐阜铁路。水路由泉河汇入沙颍河后汇入淮河,可常年通航1500吨级拖船。
  界首市电力、通讯事业发达,在安徽省率先实现自然村村村通电和行政村村村通电话。拥有110KV变电所两座,年供电量2亿千瓦时;邮电通讯已经实现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2万门程控电话、数字移动电话和微波通讯的开通使界首与世界各地紧密相连。

经济发展

  界首工业发达,门类齐全。全市已形成20多个行业2000多个品种的生产体系,酒业、食品、医药、塑料、造纸、纺织、制革、化工、机械、鞋业是全市工业的十大支柱,全市大中型企业13家,企业集团6家,“沙河王”系列白酒、“奇安特”运动鞋、“芬格欣”FE功能口服液、乐泉牌铜版纸、“富硒康”口服液、星爵牌豪华领带、常青牌净水剂已为该市的十大全国知名产品。
  界首市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宝兰商城、太平街服装市场、明星超市、华联超市、购物中心、环宇商贸中心、银河商贸中心等商业网点星罗棋布,牲畜交易市场、山羊交易市场、马铃薯交易市场、光武小百货市场闻名全国。天安宾馆、中原宾馆、锦华饭店、宝兰大酒店、中珠大酒店等一批设施豪华的宾馆、饭店为中外客商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娱乐、休憩场所。
  国民经济平稳运行。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55亿元。农业战胜严重自然灾害获得较好收成。小麦单产仍居全省领先位次,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绿色长廊工程”全面实施。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6.2%,完成技改投入2.1亿元,开发新产品30个。财政收入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亿元。
  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去年提高1.9个百分点。农业形成了两薯生产、蔬菜瓜果花卉、畜禽养殖、食用菌生产四大支柱产业,六大经济的效益日趋显现。乡镇企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一批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五大经济为主的工业结构体系基本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大中型企业经营效益有所好转。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户数和上缴税金等均比上年有明显增长。
  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现,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企业改革逐步深化,芬格欣药业集团退出国有序列,生物药业公司、制药厂改制顺利完成,碧泉集团、机油泵厂列入国家债转股计划。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大外贸出口供货值9953.2万元,引进外资302.5万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完成了文昌路、联盟路、茂源路、迎祥街、太平街、牛行街西段、胜利路中段砼路面铺设工程,新建、改造城区供排水管道7780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2.3%。建成了迎祥街家俱市场、太平街服装市场、牛行街农贸市场。实施了解放一二三大街、至公街、迎祥街等9处沿街开发工程。解放小区、裕民小区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村镇建设成效显著,该市被列入“全国生态示范试点市”,舒庄大顾村被评为省“百佳生态村”。城乡电网改造工程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能力持续增强。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靳寨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和泉河小湾排灌站、孔沟封闭涵等重点水利工程全面竣工。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九五”时期,该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五年中,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综合指标均迈入全省领先水平。小麦生产在国内率先进入全国小麦高产县市行列,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一批骨干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国民经济进入工业主导型阶段。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均有较大增长。人们的衣食住行条件大为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建立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保障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线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保障了贫困人口和特困职工的基本生活。五年来,该市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电和村村通电话,率先动工兴建污水处理厂,建成了市机政综合办公大楼、市医院综合病房楼、水利大楼、市府广场、太平街市场等标志性建筑,城市主干街道全部硬化砼路面,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年来,全市人民大力弘扬“界首精神”,同心同德。开拓进取。认真实施“六大战略”,精心构建“五大工程”,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科技、体育、社会治安、农广校教育、妇幼卫生等工作创全国先进市,拥军优属、文明卫生创全省先进市。
  “立足区域小市,建设经济强市”,是界首人民的强烈愿望和奋斗目标。界首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继续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本着“强化农业基础,重点发展工业,提高三产比重,实施外向带动,依靠科教兴市”的工作思路,以“自我加压、务实开拓、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界首精神为动力,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重点。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增强发展活力,在开拓市场中培育新的增长点,在调整结构中盘活资产存量,在扩大开放中增强竞争实力,认真实施工业创牌造舰、农业产业化、市场带动、城乡一体化、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精心构建典型、小康“首字”、生产要素、政治优势五大工程,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十五”期间,该市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3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8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十五”目标的基础上翻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把界首建成皖西北的明星城市。

繁荣的文化

  界首的肥田沃土,纯朴民风,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园地。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潜心钻研,在书法、国画、剪纸、民舞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并频频在省内外展出、发表、成书、获奖,不少作品还在台湾、新加坡、香港、日本、美国展出。代表书画家有:黄乃骥、黄金亮、赫学美、刘亭青、流沙河、李一谷、秦士元等。
  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首彩陶始于隋唐,盛行明清,流传至今。彩陶工艺系列有陶瓷“刀马人”、“腰鼓刻花坛”等100多个品种,其制陶工艺吸收了中国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题材选择和色彩运用上趋于质朴、粗犷与厚重,体现了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彩陶成品曾远销日本、波兰、匈牙利等十几个国家。业内赞誉其“有形不至而艺至之妙趣”。界首彩陶工艺长期浸淫于淮北地区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之中,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器型古朴厚重,刻画简洁生动,釉色流光异彩,兼具艺术和实用功能”的基本艺术特征。
  界首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清代中期就享有盛誉,兼具南方剪纸的精巧细腻及北方剪纸的恢弘大气。目前在市乡两级均成立了剪纸学会,共有会员500多人,其中国家级会员16人,省级会员22人。会员剪纸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展览68次,先后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安徽日报》等100多家新闻媒体刊登和播放专题新闻,著名剪纸名家刘亭青、李继周、陈之仁、刘兰英的作品,曾多次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为繁荣剪纸创作事业,界首市多次举办剪纸展,并组织100多件剪纸新作,参加国际和全国剪纸大赛展,获得了佳绩。安徽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阜阳剪纸集》、《雪花剪纸集》等收入界首剪纸作品近百幅。作品还远销到日本、奥地利、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
  2008年,界首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剪纸之乡”。
  界首苗湖书会源于清嘉庆年间,据今大约200年左右,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一曲鼓书说唱,宣泄着内心的情感世界,或高亢明快,或凄婉悠扬,愉悦心胸,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特别是一些精悍的鼓书小段新作,宣传农村新人新事,惩恶扬善,尊老爱幼,在今天仍不失其教育意义。目前,书会已演出新曲目106个,创作新曲目150多个。这些新曲目在历届书会上,均获得群众好评。
  “无时不说,无处不唱,无人不乐”是界首苗湖书会自娱性的重要体现,是原始趣味性的真实写照。“苗湖书会”演唱的曲目,特别是鼓书、评词等道具简单、演唱方便,可就地取才,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特别适合农民口味。苗湖书会承载着地方曲艺和稀有曲种的交流与发展的重任,是树立区域品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资源。
  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项目公布,界首苗湖书会民俗项目榜上有名。
  2008年,安徽省界首市申报的“界首书会”,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1009。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